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脆性骨折?
1.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对于糖尿病初期,或仅存在糖耐量降低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减轻体重等方法控制血糖水平,必要时辅以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使用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糖尿病患者及血糖异常者要经常测定自己的血糖数值,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饮食、运动和治疗,以便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内,这是预防骨质疏松症,避免“骨脆脆”和减少骨折发生率最根本的方法。
2.正确补钙。补钙是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基本方法之一。补钙的方法主要有食物补钙(如食入鱼虾类、饮牛奶及富含钙的食品)和药物补钙(如口服钙剂或含钙营养品等)。在选择钙剂时应咨询专科医生,选择合适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绝不是钙剂含量越高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更不是名声越大越好。要选择1-2种适合自己的药物或营养品,长期正确服用。在补钙同时,要同时应用维生素D制剂,因为只有在维生素D的参与下,钙离子才能沉积于骨骼,否则只会从尿及粪便中排出,达不到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和减少骨折发生率的目的。维生素D的来源除了应用相应药物以外,患者多晒太阳,多做室外活动也是有效增加维生素D的供给和摄入的好方法。因为在人的皮肤内存在着大量维生素D的“原材料”,这些物质只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而被人体所利用。
3.药物治疗。使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对于减少骨折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但药物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常用的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性激素、双膦酸盐、破骨细胞抑制剂、钙剂等。
4.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又称运动疗法,是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减少“脆性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机体运动,一方面可以消耗部分能量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预防“骨脆脆”,增加骨骼的强度。研究证明,当骨骼处于“负荷”状态时,骨钙的丢失最少,血液中的钙离子向骨骼聚集最快。所以运动可以强骨,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从而减少脆性骨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