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 | 我们的微信
体检预约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远离中国人最常见的23种致癌因素,超过40%的癌症死亡可避免

远离中国人最常见的23种致癌因素,超过40%的癌症死亡可避免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23-05-06    文章作者:胡新智

在普遍的认知里,癌症=死神,但实际上,癌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避免危险因素暴露,可以有效预防癌症,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小编特为您奉上癌症预防“宝典”。

认识23种最常见的致癌因素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国家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曾联合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发布一项研究成果,总结了中国人最常见的23种致癌因素。详见下表:

 


PART.1行为因素:戒烟是第一要务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可惜的是,癌症也是这么想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烟草可导致肺癌、食道癌、口腔癌、咽喉癌、肾癌等十数种癌症,是全球癌症死亡的单一最大可避免风险因素。

 

酒和烟一样,都属于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级致癌物。喝酒尤其是饮酒过量与肝癌、口腔癌、咽喉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密切关系。此外,定期运动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大幅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

预防措施

戒烟,远离二手烟和三手烟

不饮酒。

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60分钟。

避免久坐不动,工作或看电视时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PART.2饮食因素:吃对还要吃“鲜”

癌从口入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级致癌物中包括诸多食物,其中不乏餐桌常客,如加工肉类、中式咸鱼。

腌制食品、隔夜菜中含有的亚硝酸盐,油炸食物、烧烤食物中含有的苯并芘,霉变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素等也都是杀伤力极强的一级致癌物。另外,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等缺乏,成为癌症诱因。
预防措施

按照膳食营养指南调整饮食结构,摄入足量的新鲜水果、蔬菜、膳食纤维和奶制品,适当控制红肉摄入量。主食应粗细结合,减少白米白面等精制主食,增加杂粮、杂豆和全谷物食物。

 

尽量杜绝加工肉类,如培根、香肠、腊肉、咸鱼等。

③食物烹制方法应以蒸、煮、小炒为主,避免高温油炸或烧烤。④食物应以新鲜为主,避免营养流失;同时尽量少吃隔夜菜,尤其是隔夜的叶菜。

PART.3代谢因素:减重还要控糖

肥胖被证实与多种癌症相关,全球每年约有50万例癌症是肥胖导致。对于肠癌、肾癌、卵巢癌、肝癌来说,它的危害甚于吸烟。因为肥胖往往伴随代谢紊乱、激素失衡等问题,身体也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这些都是癌症的诱因。

研究显示,糖尿病人患癌风险比健康人群高出很多,主要是因为高血糖更容易被癌细胞利用为繁殖的营养和能量,同时,糖尿病人的免疫功能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预防措施
①控制体重,BMI值应在18.5-24kg/m2之间,同时男性腰围应≤90cm,女性腰围应≤85cm。②定期关注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注:胰岛素抵抗又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即胰岛素调节葡萄糖代谢的作用减弱,这是机体对能量过剩的一种代偿反应。可通过血液检测了解胰岛素抵抗指数。

PART.4环境因素:口罩大法好

除了某些特殊职业环境外,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环境致癌因素主要是受污染空气中的PM2.5和紫外线辐射。PM2.5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子,和食管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它还会诱发全身性问题,也可能导致其他癌症。

长期的紫外线辐射可能引起皮肤癌,但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说不能晒太阳,为保证身体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每天可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太阳较弱时晒15-30分钟。

预防措施
①雾霾天减少外出,或戴上可防粉尘的N95和KN90口罩;②条件允许时可在家中安装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③烹饪时务必打开抽油烟机,同时采用产生油烟较少的方式,尽量别高温油炸。④在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避免紫外线辐射过量。


PART.5感染源因素:规范接种疫苗+定期筛查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锁定了部分癌症的元凶,详见下表:

 

 

预防措施
①规范接种疫苗(HPV疫苗、乙肝疫苗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注意个人生活卫生,预防病原体感染。②定期体检筛查,了解自己是否感染相关病原体,一旦发现便及时干预或根除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