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 | 我们的微信
体检预约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这样做肺癌不可怕,治愈率或高于90%!

这样做肺癌不可怕,治愈率或高于90%!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20-10-19    文章作者:超级管理员

多年来,肺癌一直占据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致死率排行榜的榜首位置,严重危害民众生命健康。虽然医学家们还未找到攻克它的方法,但已经摸索出对付它的有效手段——早筛、早诊、早治。

研究表明,如果能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肺癌的治愈率(5年生存期)或可超过90%。

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呢?目前很多健康管理机构已经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2020年9月初召开的“2020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国健康管理促进基金会从全国遴选出在肺癌早筛早诊早治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机构,授牌为“肺癌防治健联体省级管理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是获此殊荣的26家机构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家。

据悉,自2015年成立肺癌筛查专项小组以来,健康管理中心团队制定了肺癌早期筛查“三部曲”,为数十位不幸罹患肺癌的受检者赢得了生命先机。

第一步:找出高危人群

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前健康医师会综合受检者的个人情况(健康风险自测问卷或问诊得知)和既往体检情况,进行肺癌风险评估,成功筛查出肺癌高危人群。

按照《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 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第二步: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

为高危人群定制“1+X”个性化筛查方案,将基础项目中的X光胸片升级为肺部低剂量螺旋CT,并抽血做肺癌自身抗体检测。

和胸片相比,肺部低剂量螺旋CT灵敏度更高,可以发现1mm以上的微小结节。但很多时候,CT无法直接辨别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只能通过持续的复查来追踪它的变化。 

而肺癌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弥补这个“缺点”。当肺部出现肿瘤细胞,身体的免疫系统便会抵抗肿瘤细胞产生应答,然后肿瘤细胞和免疫系统会展开“较量”,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IgG)(抗体),肺癌自身抗体检测便是检测血清中的七个精选抗体(MAGE A1、SOX2、p53、GAGE 7、PGP9.5、CAGE、GBU4-5)。任何一个结果为阳性值,即意味着体内免疫系统已经在和肿瘤细胞做“斗争”了。

低剂量螺旋CT和肺癌自身抗体检测“强强联合”,是有效进行肺癌早期筛查的利器。它们可以更早地识别肺癌的信号,以便早期更精准地辨别出肺结节的性质,同时避免对良性结节的过度手术治疗和过分忧心。

第三步:检后开展肺结节多学科会诊

对于以上检查结果出现阳性值的受检者或疑似肺癌的受检者,中心的健康管理团队将进行检后随访,持续追踪。

必要时,由湘雅三医院心胸外科、健康管理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肿瘤科、放射科及病理科6个科室专家组成的肺结节多学科团队(MDT)会介入,为受检者进行多学科综合评估,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做到尽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恶性结节,也不“冤枉”任何一个良性结节。

“三部曲”有效实现了对肺癌高危人群更精准的筛查,对早期肺癌患者更准确的识别。数据显示,中心2019年共筛查肺癌高危人群5100余人,检出肺癌27例,其中I期肺癌(早期肺癌)8例(均预后良好),同时帮助一位良性结节患者避免了切除手术。

友情提示:

为更好地担负起肺癌防治健联体省级管理中心的职责,湘雅三医院心胸外科、健康管理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肿瘤科、放射科及病理科六个科室的专家联合组建肺结节多学科团队(MDT),会诊后可为受检者提供及时、精准的个性化诊疗和随访方案,有需要请提前预约。

会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预约电话:15874196638(陈医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