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注意,这个杀手有点“男”
这个杀手是谁?揭秘之前,先分享一个小段子:
医院诊室里,一位大叔问前面的小伙子:“请问你知道前列县在哪里吗?远不远”
小伙子一脸懵逼,“您说的这个地方我也不知道,您去这里干什么?”
大叔悄悄说,“嘿嘿,我刚听大夫和前面那个人说前列县发盐,我也想去领点。”
这个小故事除了逗人一笑,也反映了前列腺的“尴尬”。它是男性特有的器官,但很多男性却不认识它,也不知道它在哪儿,更加不知道它很容易长肿瘤。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达到9.8/10万,在男性癌症中发病率排名第6名,而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更是高达17.3/10万。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前列腺癌这个“沉默的杀手”。
前列腺:生殖泌尿系统“大将军”
前列腺是男性体内最小的器官,正常大小约为40×30×20mm,重量约20g,长得像一颗倒放的板栗。
它位于人体盆腔内,它上边的邻居是膀胱,下部紧贴泌尿生殖隔,前面靠着男性的耻骨联合,后面则与直肠下端(距离肛门口大约为4-6cm)紧密贴合,同时,尿道经还从前列腺腺体中间部位穿过。
由此可见,前列腺的体积虽然不值一提,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它自身能力也非常强,具有分泌前列腺液、控制排尿等功能,同时也是生育不可或缺的帮手。可以说,在男性生殖泌尿系统中,前列腺宛如一位“大将军”,左右着这一片的健康"局势"。
如果前列腺生病,即使只是患上前列腺炎,男性的健康将大打折扣,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如果发生前列腺癌,危害就更大了…..
前列腺癌:好脾气的恶魔
但相对来说,在癌症系统里,前列腺癌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它相对温和,导致的死亡率较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很高,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却达到了99%左右,而且有很多前列腺癌患者最终死亡还是因为身体的其他疾病。
但是,它并非永远是好脾气,作为一种癌症,它的本质仍然是个恶魔。如果没有及早发现它,对它不管不顾,一旦前列腺癌发展到中晚期,它便会撕去温和表象,开始作妖了。
比如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3%,差不多只有美国的一半。
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现时即已到了中晚期,丧失了根治的机会。而在美国,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早期发现的,治疗效果更好。
目标人群:早筛查、早治疗
决定前列腺癌是否暴露恶魔本性的关键在于能否早期发现它。
而在临床上,前列腺癌起病缓慢,且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很容易和一般性的良性前列腺疾病混淆,因此一般人很难察觉。这就需要男性朋友们具备预警意识,而以下几类目标人群更应高度警惕:
①有家族史。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一位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会增加1倍以上;2个或2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风险会增至5~11倍。
② 50岁以上群。前列腺癌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50岁以上风险较高,65~80岁为高发人群,而有家族史的人发病时间可能提前5-7年,因此45岁就要注意了。
③ 酒精摄入量过多者。
④ 维生素 D水平过低。
⑤ 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性食用油炸食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前列腺癌风险。
⑥ 过度补钙者。补钙过量,可能造成钙质沉积,形成钙化,继而增加前列腺癌风险。
如何警惕呢?首先需要谨记的是,早期前列腺癌不能单纯依靠症状判断,因为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前列腺癌早期筛查。
在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前列腺癌筛查有以下项目:
男外科前列腺直肠指诊
在男外科检查中,医师可以通过直肠指诊了解前列腺的大致情况(图2)。如果发现前列腺表面较粗糙而不光滑,就应该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可能。
前列腺超声检查
前列腺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前列腺检查的最常见方法,一般包括经腹部前列腺彩超检查和经肛门前列腺彩超检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血清中PSA有两种存在形式,一部分为游离PSA(fPSA),另一部分为结合PSA(cPSA),其总和血清总PSA(tPSA)。
如果血清tPSA>10ug/L,应该高度怀疑前列腺内存在癌细胞。当tPSA在4~10ng/mL时,fPSA/tPSA<0.16,也提示前列腺癌可能性较大。
对号入座,属于前列腺癌危险人群的男性朋友们,请在体检时务必关爱前列腺,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前列腺癌早期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