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关于癌症的这些说法都是假的,你被骗过吗?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19-08-16 文章作者:胡新智
由于癌症的杀伤力,人人谈癌色变,大众对癌症的恐惧心理也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炮制出诸多谣言。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曾经对流传在微信中的谣言进行分析,其中超过三成与癌症相关。
小编整理了部分经常“出没”于朋友圈的关于癌症的谣言,快来看看你有没有被它们骗过吧。
谣言一:癌症会传染。
癌症是体内细胞基因发生变化导致的,而不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传染病,所以癌症是不会传染的,没有必要害怕或躲避癌症病人。
为什么会出现“家庭癌”“夫妻癌”“癌症村”呢?研究表明,癌症与环境、生活习惯、饮食、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而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居住环境可能都差不多,因此被同一种致癌因素影响的概率会更高。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癌症本身不传染,但癌症的某些致病因素是可传染的,比如宫颈癌的“凶手”HPV病毒、胃癌的高危因子幽门螺旋杆菌、肝癌的重要因子乙肝病毒等都是可以传染的,如果发现身边有感染者,应注意避免传播。
谣言二:经常吃某种食物/保健品,就不会得癌。
可以说,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一种保健品能真正的防癌,基本都是不法商家借此谋利。
至于抗癌食物,确实有一些研究证实红薯、大蒜等食物中含有一些特殊成分具有防癌作用,但并不代表经常吃就不会得癌。首先,人体是复杂的有机体,食物进入体内后发生反应因人而异,很难说某些食物一定会对个人起到真正的抗癌作用;其次,防癌往往要求摄入的有益成分达到足够的量,而日常饮食很难达到需要的量【1】。相反,过度摄入单一食物会破坏均衡饮食结构,导致营养不良。
如果有人说某种食物能让人不得癌症,那肯定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目前科学家的共识是:健康、均衡的膳食方式才有利于减少癌症风险。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
谣言三:癌症会遗传,父母患癌子女也会得癌。
遗传是癌症的诱发因素之一,部分癌症表现为很强的遗传特性,父母如果患癌,子女患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更大一些。但这并不是说癌症会遗传。
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在所有癌症中,大约仅有5-10%是遗传的,绝大部分癌症都是遗传与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决定一个人会否患癌的关键是致癌因子的综合作用,而不是遗传这一个因素。
所以,如果家族里有癌症病人,自己也没必要着急。只要注意防范,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一样可以将癌症拒之门外。
谣言四:癌症=死刑,癌症没得治。
很多年前,癌症筛查技术还不够发达,大部分癌症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效果奇差,所以癌症就是绝症。而今,随着诊疗能力的发展,癌症虽然还没被完全攻克,但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早已经不是绝症了。
在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癌症的死亡率一直在稳步下降,目前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达到67%;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也已经提升至40.5%【2】。
这首先得益于癌症治疗能力的提升和新疗法的不断涌现,另外一个“功臣”则是健康体检的普及和早期肿瘤筛查技术的诞生。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部分癌症如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如果能在早期,5年生存率可高达90%。
在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很多种癌症都有相对应的早期筛查项目,每年都能在体检人群中筛查出近200例癌症,其中大部分都处于早期,从追访结果看,这些受检者的治疗效果都较好。
参考文献:
1、 阮光锋.抗癌食物真是癌症克星吗. 经济日报.2018年7月28日007版。
2、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家卫健委:中国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达40.5%。
上一篇:健脑保健品吃还是不吃? 下一篇:“胖纸”福音,“一号难求”湘雅名医来坐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