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的人小心,这种致盲性的眼病可能找上你
广大“眼镜先生”、“眼镜小姐”,尤其是度数高的注意了,眼病界的第二大“魔王”——青光眼可能会悄悄地来找你。
咦,青光眼?可能你会以为这是眼睛里冒青光.......的病。
实际上,青光眼没你想的这么“玄幻”,但它的可怕程度却丝毫不亚于眼里冒青光。在“世界爱眼日”来临之际,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眼科医生带大家认识一下青光眼。
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致盲性眼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青光眼是全球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而专家推测,到2020年左右,全世界的青光眼患者将达到7960万,中国青光眼患者将达到600万。
如果说青光眼是光明杀手的话,那眼压就是它的武器,当眼压升高,视神经将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和治疗,它将“偷”走人的视力。
除了近视者,这几类人也要小心
研究表明,高度近视是青光眼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更有数据显示高度近视将使得青光眼的患病率增加2~3倍。
而青光眼并不只有近视这一个“好朋友”,这些危险因素也可能与青光眼“勾勾搭搭”:
有青光眼家族史
检查发现杯盘比偏大(≥0.5)
高眼压
远视人群
糖尿病
40岁以上
沉默的“视力小偷”
慢性青光眼等起病隐匿的青光眼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它后期会导致失明,也在于它前期的沉默。
在发病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让人无法察觉。
等到视力下降时,往往已经发生视神经损伤了,而且这种损伤就像是没有倒档的汽车,最多只能减缓前行的速度,但不能回头。
如何“捕捉”早期信号
由于视神经损伤不可逆,所以青光眼一旦确诊便无法治愈,只能控制。
要最大程度避免损伤,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研究表明,早诊早治,90%的青光眼患者避免失明。
要发现早期青光眼,首先生活中可关注这两个信号:
1、是否发生视野缺损。
2、是否有偏头痛、疲劳感、眼睛和眼眶酸胀等眼压增高的症状;
除此之外,年度体检时别忘了进行青光眼早期筛查,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每年应做这几项检查:
查视力;
裂隙灯查房角;
查眼压;
看眼底;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除了以上项目外,体检时还应加上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角膜厚度、24小时动态眼压、视野检查和眼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
一位受检者在做OCT检查
高危人群做以上检查,若未发现异常,需遵医嘱连续筛查,动态观察。
如果诊断青光眼,则应尽早治疗并加大复查频率,每周监测1-2次眼压;不稳定性青光眼每1-4月复查房角,视野,视神经等相关检查,稳定性青光眼每4月-1年复查房角,视野,视神经等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