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3亿人视力受损!三大致盲性眼病依然横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8亿视力受损患者,其中,可预防的致病因素造成的疾病负担高达80%,每5位视力受损人士中,有4人罹患的是可避免的视力损伤疾病,90%的视力受损人群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大挑战!新眼部疾病谱来临
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睛来完成的,同时,眼睛还是反映人体全身状态的窗口,许多眼科疾病是全身疾病表现的一部分,如糖尿病、高血压都会在眼底呈现疾病特征。然而,眼部结构精细,垂直径仅23mm的眼球上,目前已知的眼部疾病高达500余种,危害人们的视力健康。
近日,在世界视觉日媒体沟通会上,北京协和医院赵家良教授说:现代意义上的“眼健康”有三层含义。一是有眼病的人都能够得到及时治疗,使他们的眼睛不再失明。二是没有诊疗方法不能治愈的眼病患者能够进行康复,保住他们残余的视觉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三是每个需要眼保健的人,都能够及时获得眼保健服务。
我国眼科领域在此三方面近三十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和进步,诸多传统的致盲性眼病被攻克,然而,新的眼部疾病谱以及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的人均寿命提高了,很多疾病灭绝了,但年龄相关疾病、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却迅猛增长,眼科疾病尤为突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许迅教授如是说。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在我国依然横行。除青光眼和白内障,以黄斑变性为代表的诸多眼底疾病成为日益威胁人们视力健康的无声杀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病理性近视。
科普传播!珍惜每一寸光明
为呼唤全球正视失明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组织把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视觉日。今年的主题是“Make Vision Count——珍惜每一寸光明”。
赵家良教授指出,世界视觉日的产生,和“视觉2020行动”联系在一起,是配合“视觉2020”行动做的工作。“视觉2020”行动当中提出“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而其中非常重大的工作,就是传播眼病防治的知识。
赵家良教授说:“中国眼科的发展要感谢三方面的人。一是辛辛苦苦的中国的眼科大夫和眼科科研工作者,他们支撑了中国眼科事业的发展。二是从事眼科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他们的努力使临床专家更多地接触到了新事物,提高了中国眼科医生的水平。三是要感谢在海外工作的华裔眼科医生,他们在国外进行研究,到国内进行学术交流,把成果带回来,促进了国内学术的成长。”
专家们均表示,眼健康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主导,研发创新精神驱动,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攻克新的眼部疾病,我们很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