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胖”是祸不是福 健康风险比真胖更大
有这么一类“会胖”的人,不管怎么胡吃海喝,肉就是不长在脸上、四肢等看得见的地方,只要衣服稍微遮一遮就完全是瘦子一枚,让哪儿哪儿都胖的人羡慕不已。
然而从健康角度看,这类“偷胖”并不是福气,而是极大的健康隐患。
“偷胖”的人往往是脸小、四肢修长、腹部藏着肉的是苹果型身材。这种身材的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而腹部正是心脏、肝脏、胰脏等重要器官的“家”,脂肪堆积自然会对各大器官造成损害。
腹型肥胖埋下多种疾病“种子”
肝脏疾病。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等疾病;
糖尿病:过多聚积在胰腺的内脏脂肪可能会导致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同时扰乱体内的新陈代谢,导致糖尿病。
冠心病:脂肪进入心脏血管导致心血管堵塞,容易引发冠心病。
心脑血管疾病:内脏脂肪的过多积聚还可能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加血管病变风险。
........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偷胖”?
一般来说,初步判断肥胖的指标是体重指数即BMI指数,其测算方法是BMI=体重(kg)/身高2(m2)。如果BMI指数小于19,则说明体重过轻;BMI指数在19-24内则说明体重在正常范围内;BMI指数在24-28内,则说明体重超重;BMI指数超过28则说明已经是肥胖状态了。
但是,对于“偷胖”的人来说,BMI指数往往就失效了。要做出更科学的判断,应该结合腰臀比指数来判断分析自己是否属于“偷胖”一族。
腰臀比,顾名思义即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对于男性来说,如果腰臀比等于或者大于0.9,则说明腰腹部肥胖;而女性腰臀比如果超过0.7,即说明腰腹部肥胖。
如果还想更加科学精准的话,可以去做一个身体成分分析检查。身体成分分析仪犹如装有“火眼金睛”,它能在几十秒内读出人身体的如下指标:身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基础代谢量、体脂肪、内脏脂肪、肌肉量等,可以让你对自己的体型做出准确的评估。
“偷胖”怎么办?
如果你属于“偷胖”一族,可不要光顾着炫耀自己基因好不长肉了,而是要尽快解决掉自己腰腹部藏在衣服里的赘肉和脂肪。应该怎么办呢?
导致腹部肥胖的几个罪魁祸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久坐不动以及遗传因素。因此要消除腹部脂肪,需要从这里着手:
首先是改善饮食习惯,一方面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肉类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另一方面要戒掉零食、宵夜等会让你腹部增肉的食物。
第二,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多次咀嚼食物就让胃更好地消化食物,减少脂肪的囤积。
第三,增加体力活动,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可以做一些针对腰腹部的运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第四,切忌久坐不动。由于职业的需要,很多人在上班期间一直处于端坐状态,而有些人习惯长时间端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这样都会导致腹部脂肪堆积。因此,有久坐不动习惯的人,要有意识地予以调整,比如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
相关项目:
身体成分分析:评估人体体重、主要成分含量、身体脂肪比率、腹部脂肪比率、肌肉含量、矿物质含量等,①评估整体营养状况、体质类型;②辅助诊断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③进行体重控制、健身效果测评;④个性化运动处方和饮食计划制定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