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 | 我们的微信
体检预约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李雪健、成奎安之外,鼻咽癌患者的第3种可能

李雪健、成奎安之外,鼻咽癌患者的第3种可能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16-07-15    文章作者:胡新智

在鼻咽癌患者中,有两位名人,一个是因《监狱风云》“大傻”角色走红的香港演员成奎安;另一个是曾经因《渴望》、《焦裕禄》、《水浒传》等电视剧而家喻户晓的大陆著名演员、老艺术家李雪健。

成奎安2004年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查出晚期鼻咽癌,尽管其乐观面对,积极治疗,但还是复发扩散,于2009年去世。

李雪健2001年时,因为鼻子长了小疙瘩同时身体不适就诊,最终确诊鼻咽癌。此后,李雪健积极治疗,自称过程“生不如死”。这些年来,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终于战胜病魔,李雪健成功“攻克”鼻咽癌,目前已经痊愈,投入各类影视剧拍摄。

对于鼻咽癌晚期患者来说,无非就是这两种结果,幸运者如李雪健老师,通过长时间的治疗可以痊愈,而大部分人则更像成奎安一样会被病魔夺去生命。

那么,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

早诊早治,鼻咽癌5年以上生存率可达90%以上 

鼻咽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七大肿瘤之一,除了其病势凶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不易察觉。“鼻咽癌原发癌往往有淋巴结转移,造成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个时候去就诊,多半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很大。”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耳鼻喉医生覃岳香博士介绍。

实际上,如果在没有任何症状时,或者只有鼻塞、涕血、听力减退、头痛等早期症状的鼻咽癌早期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一期的5年生存率几乎能达到100%,二期也能达到90%。

也就是说,成奎安、李雪健之外,鼻咽癌患者还有第三种选择:即通过早期筛查,及早将鼻咽癌“揪”出来,早诊早治,既可以减少治疗痛苦,又能提高生存率。

EB病毒抗体筛查:早期鼻咽癌的金指标

那么如何在早期筛查鼻咽癌呢?抽个血,做个EB病毒抗体筛查试验吧。

“EB病毒是诱发鼻咽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大约95%的成人都有携带。在一般情况下,EB病毒潜伏在B淋巴细胞中,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它们大量复制增殖出来“作怪”导致咽炎、淋巴结炎等疾病,而如果EB病毒基因被激活发生突变,就可诱发鼻咽癌。”覃岳香博士解释说。

EB病毒抗体筛查试验包括VCA-Ig、EA-IgA、RTA-IgG检测三项。VCA-Ig是EB病毒是否感染的指标,如果阳性说明已经感染;EA-IgA在EB病毒基因裂解晚期表达的抗原,阳性代表EB病毒进入裂解后期。

RTA-IgG则是鼻咽癌肿瘤标志物指标,一旦体内的EB病毒由潜伏感染至裂解癌变,即会在早期产生RTA编码蛋白,所以它可以捕捉鼻咽癌癌变发生的最早时刻。

EB病毒抗体三项联合筛查结果判断

“许多临床研究证明,RTA-IgG联合VCA-Ig、EA-IgA进行EB病毒抗体筛查,大大提高了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4.1%和98.9%,在鼻咽癌早期检测中具有重大价值。”覃岳香博士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