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成为全球鼻咽癌病发的重灾区
入秋以来,孙先生发现自己经常鼻塞,鼻涕中还带有血丝。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入秋天气转凉而引起的感冒上火,在吃了感冒药后并没有好转,偶尔早上还会痰中带血,他才前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在做了诸项检查后被确诊为鼻咽癌。关于鼻咽癌,日前一份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80%以上发生在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中国癌”。而湖南所处的两湖两广地区鼻咽癌发病率高达30/10万至50/10万,成为全球鼻咽癌发病“重灾区”。
鼻咽癌早期症状要和感冒上火区分开来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塞、血涕、头痛、复视、耳聋、耳鸣、面麻七大症状和鼻咽部肿物、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三大体征。
但是,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二科副主任韩亚骞告诉记者,早期的鼻咽癌并无明显症状,即使有前期症状也极易被忽视。比如肿瘤早期位于鼻咽顶后壁,因局部表面出血引起的晨起第一口痰中带血或偶尔的回吸性涕血,易被认为是普通的“干燥上火”而忽略;如果肿瘤位于鼻咽侧壁,堵塞了咽隐窝而引起单侧耳闷、耳鸣、积液甚至听力下降,易被认为是普通的中耳炎而去就诊。
据省肿瘤医院相关数据统计,前往就诊的患者被诊断为鼻咽癌Ⅲ期以上的占75.6%。早期鼻咽癌多是在常规的体检中或者普查中发现,或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时才被发现。
韩亚骞表示,曾有患者是在高速上开车出现耳鸣而就诊时被发现患有鼻咽癌。
湿热、腊肉和粉尘是湖南地区多发鼻咽癌的主要原因
调查研究表明,鼻咽癌80%以上发生在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中国癌”。而湖南省所处的两湖两广地区鼻咽癌发病率高达30/10万至50/10万,成为全球鼻咽癌发病“重灾区”。据省肿瘤医院数据显示,2011年湖南省男性肿瘤发病前5位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和鼻咽癌,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男性死亡前5 位为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和鼻咽癌。
韩亚骞表示,鼻咽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主要有遗传、病毒、环境等因素。
首先国外有研究表明,鼻咽癌多发于蒙古人种,包括中国人和爱斯基摩人等,其中中国人口众多,表现更加明显,同时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遗传因素也是造成湖南鼻咽癌重灾区的原因之一。
其次,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EB病毒为95%以上的成人所携带,经唾液传染,潜伏于B淋巴细胞。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体质下降、机体免疫力减退等),潜伏的EB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增殖,通过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而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对EB病毒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成为最易受到EB病毒浸染攻击的部位。EB病毒基因若被激活发生突变,就可诱发癌症。湖南成为鼻咽癌高发地区原因之一就是,南方潮湿温暖的气候使得EB病毒的存活繁殖能力较强。
同时湖南作为稀有金属冶炼区,空气中粉尘含量较大,也为鼻炎癌高发创造了条件。在湖南农村,卧室和厨房并没有隔开,家庭烟尘污染严重,也是造成鼻咽癌发病较高的原因。现在湖南的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切多从事建筑、采矿等职业,长期暴露于粉尘、油漆的环境中,这些人也是鼻咽癌的高发人群。
韩亚骞向记者解释,湖南人爱吃的熏腊、腌制食品中所含的亚硝胺类物质可诱发鼻咽癌。尤其亚硝胺在酒精中溶解度较水大,用熏腊制食品佐酒更易诱发鼻咽癌。
湘西州古丈、保靖、吉首等地成为湖南地区鼻咽癌重灾区
据省肿瘤医院表明,较早资料显示鼻咽癌的高发中心为湘西自治州的古丈、保靖和吉首三县交界区。这跟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和喜食熏腊食物相关。
冬季保护鼻咽要多食新鲜水果
冬季到来,气温骤降,鼻子作为呼吸和嗅觉器官,它还承担着净化空气,温暖和湿润空气的功能,使吸入的冷空气变成温暖的空气进入我们的肺部进行交换。
韩亚骞提醒市民,冬季干燥,要注意保持鼻腔和口腔湿润,可多喝水,也可口含话梅、橄榄、青梅、无花果等,刺激唾液分泌,减轻干燥症状。
同时湖南冬季阴湿寒冷,易滋生细菌,房间要注意通风;如遇雾霾天气,需带口罩出行,日常也要避免过多粉尘吸入;平时多加锻炼以提高免疫力,不给EB病毒可乘之机。
在饮食上,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尤其是熏腊腌制食品,也有研究表明多喝茶对于预防鼻咽癌有显著效果。同时也可多食具有防癌功效的食物,如西红柿、白萝卜、香菇、大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