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 矢志恒远
陈志恒,一个很阳刚的名字,安在女儿身上会是怎样?
2003年,陈志恒接任体检科主任,没有学科基础,没有专业团队,也没有政策支持。她不是哪吒有三头六臂,却带着千手观音的柔慈;她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但她有盈志恒德的坚毅。她带领着她的团队在短短的十年里将偏居门诊五号楼一隅的小小体检科发展成为誉满全国的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旗舰单位。而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家”的力量。
团队如家·我爱我家
陈志恒主任说,“家”才是创造世间一切可能的源泉,我的每一次努力只不过都是为了让每一位家人觉得幸福快乐。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她带领的团队里,有正式职工,有返聘教授,有临时聘用,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分配的不公;有医学博士,有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有一专多能的岗位能手,有多才多艺的鬼灵精,却没有一个觉得怀才不遇;她带领的团队年加班总数多达30000余个小时,周末加班近7000余个上午,却没有一个抱怨工作的辛苦,当工作的逃兵。
她把自己对待生活的乐观,对待健康的执着,对待他人的宽容,对待长辈的孝顺融入到团队与事业中,无论是最初的3人还是现在的248人,是她用关怀与真诚筑起了一个家。因为是家,所以无论荣耀,或是艰辛,大家才能一起创造,一起承担。这种力量来自内心,也因此更加强大和动人。
爱兵如子·安之若素
2010年的7月,一个名叫素素的姑娘来到健康管理中心,带着疾病的伤痛和担忧走进了这个家。她常常心焦火燥又莫名落泪。一次复查中,她被告知颈部的一个淋巴结肿大,而且情况不妙,顿时恐惧像一张大网,瞬间将她笼罩。她像个被抛弃的孩子,静静躲在房间里哭泣。是陈志恒主任,她像一个父亲一样,坚定的告诉素素“一定不会有事,一定要坚强”,又像一个母亲一样,亲自带着素素到病理科做穿刺活检。当针尖刺入脖子的那一刹那,她紧紧握住素素的手,鼓励着,安抚着,丝毫不在意手臂上已经被小姑娘的指甲抓出了血痕。
她带着素素去普外,趁着普外科大会诊的时候,去找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会诊,又带着素素去核医学,去内分泌,她给素素讲她一个患乳腺癌朋友的故事,她说你要对自己狠一点,狠到疾病也害怕你,就不敢来找你了。
而那时,素素成为她陈志恒主任手下的兵才不过三个月,或者说,她们认识仅三个月而已。“你们到这里,就都是我的小孩,没教育好你们是我的错,没照顾好你们更是我的错。”这不是一句话,这是陈志恒主任用行动点亮的一盏灯,照亮了一个家,温暖了一方人。
朝霞迎晖·伯乐大乐
江朝霞,健康管理中心的第一个医学博士,健康管理科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而八年前当她踏进健康管理中心大门的时候,也许连她自己也没想到会扎根在这里。2006年,江朝霞作为心内科专业的研究生被分到了健康管理科,但是在那个全中国健康管理都只是刚刚起步的时候,一个临床医学研究生到健康管理科多半都只是一个过渡,因为在这里,既没有跟她专业相关的课题可以参与,也不能增长本专业的临床经验,写不了高质量的论文,还很难晋升职称。
可是对于健康管理科和大家长陈志恒主任而言,要发展就得有人才,怎样留住人才,让每一个人的才华都能绽放光芒,学以致用呢?陈志恒主任许下承诺:“你是千里马,我一定做好伯乐,你不是千里马,我也一定培养你成为千里马。”
从支持江朝霞完成博士学业到自筹资金助她出国留学;从任用她担任多个全国多中心课题的实施负责人到提供国家级健康管理学术会议专题报告的机会;从协助她完成多篇高质量论文到推荐她起草全国健康管理方面的专家共识。陈志恒主任用行动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陈志恒主任这位“伯乐”的心愿很简单:她要创造机会、提供条件,让团队成员个个都成为为健康事业奋斗不息、昂扬奔腾的“千里马”。
家春秋·自在心
健康管理科一天天壮大,陈志恒主任也越来越忙碌。但是无论是出差还是休息,她的心始终牵挂着健康管理中心这个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她会在出差的城市给工作表现突出的家人带一份礼物,也会在难得的假期里奔波数百公里参加返聘教授母亲的追悼会,她会发动慈善募捐帮助患白血病的职工,也会像孩子一样跟大家分享见到的新鲜事物。
她劳累沙哑的嗓音像进军号,鼓舞着每一颗迷茫的心灵;
她纤细柔弱的十指像指挥棒,指引着数百人忘我地拼搏。
她的美,如夏天的出水芙蓉,高洁清雅。
她的美,如冬天的傲雪红梅,坚毅执著。
一个弱女子能赢得整个团队的心,领着他们踏出一条康庄大道,那是因为,在她心里,有着对每一个团队成员最虔诚的尊重。
她的美,如清风自来,兰质熏心,毋需多言,自在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