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 | 我们的微信
体检预约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您的血管“穿越”了吗?

您的血管“穿越”了吗?

来源:湘雅健康    发布时间:2015-07-29    文章作者:陈妮妮


“根据您此次体检结果我们评估出您的血管年龄是‘70岁’,大大超过您的实际年龄了。”





这是我科健康医生正在给一位29岁的体检客人杨先生进行电话随访。

生理年龄“29”岁,血管年龄已经“70”岁?您会怀疑自己的耳朵吗?还是会认为传说中的时空穿越发生在这位客人身上,让他一下子变老了呢?也许您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他的血管为什么会“未老先衰”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下这位客人的基本信息:年龄29岁,身高178cm,体重100kg,腰围101cm;父母均有高血压病,自己有高血压病(体检当日血压160/110mmHg);每天抽12包烟,喝半斤左右的酒。




此次体检发现他的血脂严重超标,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血管内中膜增厚”;动脉硬化提示“有动脉硬化可能”;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提示“血管内皮机能正在降低”。对照血管年龄预测表,健康医生推算出他的血管“穿越”到了未来,年龄已经达到70岁。血管的严重老化让他年纪轻轻便已出现诸如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视力降低等症状,而且成为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实际上,杨先生并非特例,与之类似的案例如今屡见不鲜——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已然十分明朗。当然,大部分人不会像杨先生这样具备肥胖、喜好烟酒、有慢病史如此多的典型血管健康风险因素然而,没有这些典型特征的很多中青年人同样面临着血管受损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中年轻人超过1/5。因此,中青年人一定不能仗着自己年轻而忽视血管健康风险的筛查,而是应及时看看自己是否存在动脉硬化、血管功能受损等问题。



 在《2012年版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推荐的血管健康风险筛查专项项目中,最早能“捕捉”血管功能受损信号的是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这个项目。血管内皮是位于人体血管腔内直接接触血液的一层细胞,相当于人体皮肤的最外层,它能够分泌一些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心血管紧张性、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管壁炎症感应。而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就是要看血管此项功能正常与否。



一般来说,青、中年人群伴或者不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情况下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减退,此时属于血管损伤可逆期,多半是由于血压、血脂、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有吸烟、缺乏运动、膳食营养不均衡等不良生活习惯所致。如果在这个阶段通过检测尽早捕捉到血管功能受损信号,那么采取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异常指标等措施,可能就能将其受损状态修复过来,从而延迟甚至避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曾经说过:“人与血管同寿”。血管动脉过早老化无异于给健康埋下一颗“雷”。即使是年轻人也应尽早关注血管健康,及时捕捉其“受伤”信号,及早干预以保持血管的年轻与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