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 | 我们的微信
体检预约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5类肝癌高危人群如何未雨绸缪?

5类肝癌高危人群如何未雨绸缪?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15-06-05    文章作者:胡新智


03

筛查肝脏问题,查个肝功能远远不够

专家建议,这5类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意识,尽早进行早期肝癌风险筛查。而如何筛查肝脏问题,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查了肝功能就万事大吉了。

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个人体检接待医师刘医生就经常碰到这样的客人,“你说的这些有什么好查的,净是忽悠人,我都晓得的,看我的肝好不好做个肝功能检查就行了。”这种时候,刘医生都要耐心解释,“肝脏的健康检查都应该是多维度多方面的,由于其代偿能力很强,即使肝功能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病变的可能性。”实际上,在肝脏损伤早期,很多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

实际上,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肝癌的人,往往已经是晚期了,相当于被判了“死刑”。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这条新闻的“主角”参加的乡镇免费体检,在肝脏方面只抽血查了个肝功能,没有及早捕捉到体内“狡猾”的肝癌。

04

高危人群如何进行早期风险筛查?

随着医学手段的进步,在肝癌形成过程中“揪”出疾病苗头,对于一些人来说已经不是难事。在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组织多位专家编写的个性化体检方案中,肝癌早期风险筛查是一个重要的专项。上述5类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及早进行早期风险筛查。


那么,具体怎么筛查呢?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专家建议根据自身危险程度进行个性化的联合筛查:


如果没有肝炎,每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和肝脏彩超检查即可;而慢性肝炎患者尤其是乙肝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需每半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1及肝脏彩超检查;超过40岁的肝炎患者则需要在每次体检时增加甲胎蛋白AFP检测2


刘医生强调,肝癌风险筛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单纯依靠肝功能检查相当不靠谱,而在咨询专业人士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联合筛查,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早、更准确地捕捉到危险‘信号’。”


05

做到这几点,离肝癌更远一点

除了定期体检之外,肝癌高危人群还应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未雨绸缪预防肝癌。

首先,杜绝发霉食物。研究表明,发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可导致肝癌的黄曲霉素,有些人太过节约,即使食物发霉也舍不得丢,殊不知,这样的节约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其次,不吃或者少吃酸菜、咸菜等含有较多亚硝酸胺的食物。因为有实验证明,亚硝酸胺也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第三,多吃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等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的水果和蔬菜。专家建议,每天吃五种或五种以上的蔬菜水果,可降低肝癌的危险性。


第四,戒除嗜酒、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杜绝烈性酒和劣质酒,以防酒精对肝细胞造成破坏。事实表明,长期饮酒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炎,影响肝脏免疫功能和解毒功能,严重点会导致肝硬化。

第五,戒除吸烟、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同样会加重肝组织损伤,导致肝纤维化和硬化等问题;而熬夜会导致人体内褪黑色素的减少,降低人体免疫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癌症诱发因素之一。

资料链接: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1: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能更早更准确发现乙肝,避免漏检; 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可判断机体对乙肝的免疫状态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为机体对乙肝的抵抗力作出准确的评价;定量分析E抗原和E抗体、核心抗体,可反映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及提示病毒复制状态,评价其传染性。

甲胎蛋白AFP检测2: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异性指标,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小于20mg/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