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32岁艺人安钧璨因肝癌去世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15-06-05 文章作者:胡新智
35-45岁人群,肝癌是第二大死因
肝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每天可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达500种以上,被称为“化学加工厂”和“排毒工厂”。但是它也有让人很“讨厌”的一点:代偿能力太强。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意味着即使一部分肝脏已经发生病变,甚至严重病变,但是它的健全部分也能代替“坏”了的这部分行使肝脏功能。而且,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就算发生病变也感觉不到痛,所以人们很难及时察觉和捕捉肝脏受损的信号。因此,肝癌的早期症状特别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发现时都到了中晚期了。
而且相较而言,中青年人的细胞活跃能力更强,癌细胞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一旦患上肝癌,中青年人的病情发展极为迅速,死亡率很高。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死亡的35-45岁人群中,肝癌是第二大死因。
专家强调,年轻人千万不能因为自恃身体健康而忽视防范,而5类高危人群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要小心的5类高危人群
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王医生介绍,肝癌的第一类高危人群是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接近80万,其中85%的患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10%合并丙肝病毒感染。”
其次,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应酬较多,长期酗酒者;长期食用腌腊、烟熏、霉变等食品者;长期工作压力过大、经常熬夜或长期精神压抑者等,这些都是肝癌的高发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