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脑卒中扼杀在摇篮里
脑卒中就像一个炸弹,危害巨大,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将这个炸弹冰封起来,使其不对人体产生伤害呢?那么就要从源头着手,把脑卒中扼杀在摇篮里。
近年来国家对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也非常重视,已经将“脑中风筛查与防控”作为一项重大国民保健工程,并纳入“2020健康中国”战略规划重大专项。在健康管理领域开展脑卒中风险预警与脑血管健康管理,开启了脑血管疾病从重治疗走向重预防的新时代。
通过自评和专业医师的评估,要找到拥有这个“炸弹”的人——脑卒中高危人群,然后通过掐断“导火索”——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开展分级健康管理,从而达到预防脑卒中发生的目的。
脑卒中风险专病筛查:
首先,在自评脑卒中风险中的高危和中危个人,推荐在健康体检中进行1+X(基本体检项目+脑卒中风险专病筛查)模式,进一步进行脑卒中风险专病筛查:
X:脑卒中专病筛查套餐
医生专业评估脑卒中风险,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基础,药物干预为辅助。
一、生活方式干预
1.调整饮食结构:
每天增加进食水果和蔬菜大约可使脑卒中的危险降低6%。《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建议: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谷类、牛奶、鱼、豆类、禽和瘦肉等。每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 g(1斤)、水果100 g(2两)、肉类50-100 g(2两)、鱼虾类50 g(1两);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 g;每日食油安全线20-25 g(两勺半);少吃糖类和甜食。
2.控烟、戒酒
吸烟可增高脑卒中的风险,特别是容易引发脑血管堵塞。长期、大量吸烟会使脑血管舒缩功能降低,并加速动脉血管硬化而增加中风的危险。因此,戒烟是减少脑卒中的有效措施之一。
因酒精可通过升高血压、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液流量等引起中风。因此,饮酒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建议饮酒量每天不超过25克。男性每天较适宜的饮酒量为高度数白酒不超过50 ml(约1两),啤酒不超过640 ml,葡萄酒不超过200 ml(女性饮酒量需减半),可能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3.适度增加体育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明显减少。据统计,40岁后的男性积极运动比不活动的同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低27%。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脑卒中的概率可降低30%。快走是指在12分钟内需走完1公里的距离。其他还有骑自行车、慢跑、爬山、练太极拳等等。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每次活动的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最好能长期坚持,运动频率每周至少5天为好。
4、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暴怒和情绪激动。
5、多饮水,防止大便秘结,适当运动和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可以避免或缓解便秘的问题。注意气候变化,脑卒中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要引起重视。
二、脑卒中危险因素指标控制
预防脑卒中发生,最主要的是控制好危险因素,降压、调脂、调控血糖,当这些危险因素得到控制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就会降到最低。
三、脑卒中预防用药
①阿司匹林是目前卒中防治中的最基本用药之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的剂量是每天100(75~150)毫克,为避免对消化道的刺激,建议您餐后服用。
②其他中成药物:虽然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脑卒中最基本用药,但部分出现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如胃痛、胃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此时,别忘了求助我们的国粹,如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中成药物脑安胶囊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且副作用相对较少,目前该药物已被广大脑卒中高危者使用和获益。
③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应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鱼类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类满足每日推荐摄人量。补充不足者,可通过膳食营养补充给予。
四、脑卒中预防的其他方式
如果确定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有内膜斑块和溃疡,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应考虑采取外科治疗,如血管内支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消除堵塞血管的“垃圾”,使血管得以疏通,脑供血得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