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1秒就有一个人因卒中死亡
“脑卒中早期预警与脑血管健康管理” 全国多中心研究项目在我湖南长沙启动。会议上专家指出:“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每6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而21秒就有一个人因卒中死亡。湖南更是因喜好辛辣、重口味等饮食习惯问题,成为全国脑出血的高发地区。
脑卒中让人们觉得比任何一种疾病都可怕,是因为它就像一颗炸弹,具有高致残性、高致死性、高复发性的特点,瞬间就可能让人失去生活的尊严:语言不能、失明、感觉异常、口角歪斜,甚至瘫痪在床。那么,您了解脑卒中吗?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俗讲就是脑组织局部缺血或出血而产生突然的脑神经功能障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约120万人,存活者中有50-70%的患者遗留有严重后遗症。较轻者使人沟通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下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重者丧失劳动力、瘫痪,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而且后续治疗及康复的高额费用,往往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那么,脑卒中是如何形成的呢?
脑动脉系统是人体的“黄金通道”,但这条通道上很多连续的急转弯又使其成为“事故高发地段”,而且这条通道又易堵车,又易遭到破坏,一旦遭到阻断,将导致脑细胞的迅速死亡,时间超过30分钟,神经细胞的功能就会丧失难以恢复。
那又是什么使“黄金通道”频发事故呢?这里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改变因素与可改变因素,不可改变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种族、家族遗传史。从总体上看,男性的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增加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而且父母双方直系亲属发生卒中或心脏病时<60岁,其患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明显增高。可改变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肥胖、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情绪应激等。有以上危险因素都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如果说脑卒中是一颗炸弹,那么过度疲劳、睡眠或晨起、情绪激动、洗澡时间过长、饮酒过多、旅途疲劳、心脏病、高血压和高血糖等疾病对心脑血管的急性伤害,失眠、饮食失调都是脑卒中的“导火索”,将随时引爆脑卒中这颗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