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湘雅首届心血管病风险管理论坛召开 发布心血管疾病研究成果
人民网长沙6月25日电 今日, “中国·湘雅首届血管健康与心血管病风险管理论坛”在长沙召开,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武留信发布一项“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重点研究课题成果:从全国13万份样本调查表明:一个有心血管遗传家族史的人,如果具有理想的心血管生活行为,其发病率仅为5.1%,如果有较差的心血管生活行为,其发病率高达224.4%,两者相差44倍;一个没有遗传家族史人,如果具有理想的心血管生活行为,其发病率仅为5.9%,如果有较差的心血管生活行为,其发病率高达155.72%,两者相差26倍。
现场,中国心血管病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伟伟,湖南省高血压病研究所所长袁洪等20余位专家,围绕“心血管健康生活方式”、“心血管健康状态评估”、“心血管病风险筛查路径”、“心血管健康大数据”、“心血管健康自我行动”等专题开展讨论和相关规范指南培训。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陈志恒介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被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也就是说,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相应地,心脑血管病医疗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陈志恒认为,目前绝大多数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只停留在单一的健康检查上。今天发布的这一科研成果,为国内健康管理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健康管理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健康评估、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上,针对受检者不同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相关慢病管理和针对异常筛查结果的精准干预等手段,达到预防或者延缓疾病发生效果。
他建议,在医疗保障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在物价部门确定健康管理收费标准的同时,将健康管理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从重疾病治疗走向重预防疾病。这样能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巨大的治疗费用支出,减缓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并将健康商业保险引入健康管理,逐步形成健康商业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盈利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