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检查“摸”出早期乳腺癌 挽救一人生命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的医生经验老道,认真负责,我这个病不可能这么早发现,也没法得到及时治疗。”8月20日,在体检中查出早期乳腺癌的骆女士向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顾问传达了感激之情,并告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好消息。
事情要追溯到今年6月30日。当天,为骆女士进行外科检查的张华芳医生发现骆女士左乳有包块,虽然体积很小,但经验丰富的张医生一摸到就不由有了警觉。由于骆女士参加的是单位体检,此次体检并没有安排乳腺方面的检查,因此,张医生立即详细地向骆女士解释了乳房包块的相关知识,并建议其马上加做一个乳腺彩超和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扫描(ABVS),进行进一步检查。
在接下来的彩超及ABVS检查中,检查医生发现骆女士乳房“可探及多个低回声结节,界清欠规则”,“且可见条状血流,血流频谱显高速高阻”,而BI-RADS(美国放射协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分类为4b,这意味着骆女士乳房包块倾向恶性,可能性达到30-59%。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骆女士当天即打印了这两份检查结果到湘雅二医院乳腺专科门诊就诊并入院治疗,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乳腺癌。
庆幸的是,由于发现时还是乳腺癌早期,再加上本人积极配合治疗,目前骆女士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关链接:
1、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扫描(ABVS):是一种通过超声自动扫描,形成乳腺全容积三维影像,具有无痛苦、无创无辐射等特点的超声影像技术。由于ABVS能直观显示冠状切面上出现的恶性肿瘤特有的“汇聚征”,因此对早期微小的恶性病灶更为敏感。他根据美国放射学会在1992年提出的“乳腺影响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帮助临床医生对病变处理作出合理选择。其分级意义如下:
BI-RADS:0级,检查所获得的信息不完全,需结合其他检查再次评估。
1级,未见异常
2级,良性病变,根据年龄等危险因素6-12个月随访
3级,良性病变可能(恶性风险比例<2%),3-6个月随访。
4A级,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恶性风险比例3%-29%,建议活检。
4B级,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恶性风险比例30%-59%,建议活检。
4C级,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恶性风险比例60%-98%,建议活检。
5级,极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建议手术切除并活检。
6级,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2、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3、除了定期体检外,关注乳房健康还可以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检。具体方法如下:
视诊:站于镜前,双手平举、放下或放在头上,依次观察两侧乳房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或凹陷,有无皮肤红肿、结节、溃疡及静脉曲张,乳头有无内陷、歪斜,乳头表皮有无湿疹,乳头有无溢液等。
触诊:可取坐位或卧位,取卧位时被检查的一侧上臂应高举过头,背部垫高。用右手检查左侧乳房(左手检查右侧乳房),检查时五指并拢,用手指掌面及手掌前半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触摸。触摸顺序有内上象限开始,依次是内下、外下、外上象限、乳晕区,最后触摸腺尾。触摸时应注意乳房的活动度,是否有压痛,有无肿块等。
在乳房自检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乳房大小有无改变、有无痛性乳房肿块、乳头有无溢液、乳头有无凹陷、乳头是否向一侧牵扯、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皮肤有无呈现酒窝状、乳房上是否有静脉曲张等情况。
